我國中獸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23-07-21 09:46:46
中獸藥是近年來的新興產業。簡單說,就是將中醫藥理論應用于動物身上。獸藥殘留已成為影響畜牧業發展的重要障礙。有關專家認為,中獸藥由于不會對食品安全構成威脅,將在很大程度上逐步取代化學藥品。2021年中國獸藥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84.74億元,其中化學制藥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而中獸藥相對來說規模較小,占比8.95%。目前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中獸藥發展,中獸藥行業市場規模在近幾年快速增長,據中國獸藥協會數據,2021年中國中獸藥市場規模達到61.26億元,同比上升7.83%。按產品劑型分,中獸藥可分為散劑、注射液、合劑(口服液)、顆粒劑、片劑、酊劑、浸膏劑/流浸膏劑等。2021年我國散劑中獸藥市場規模約為25.95億元,占比達42.36%。國家對獸藥的使用限制越來越嚴格。農業部發布的《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中,對金霉素預混劑、桿菌肽鋅預混劑等54類飼料藥物添加劑的使用對象、用途、休藥期等進行了具體規定。《獸藥禁用清單》中,全面禁止或限制使用鹽酸克倫特羅等β-興奮劑類、已烯雌酚等性激素類、玉米赤霉醇等具有雌激素樣作用的物質、氯霉素及其制劑、呋喃唑酮等硝基呋喃類、安眠酮等催眠鎮靜類等21類藥物。綜合國內國際的情況看,今后我國禁用獸藥的范圍還將不斷擴大。中獸藥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隸屬于醫藥制造業(C27)中的獸用藥品制造(C2750)。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及其下屬各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是中獸藥行業的主管部門。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新版《中國獸藥典(2020年版)》加強了對中獸藥生產、研發、管理的規范指導,收載中藥材、成份制劑質量標準 685 種,新增了372個飲片標準及16個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標準,增收了“中藥生物活性測定指導原則”,對于中獸藥工藝技術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中獸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數據顯示,2013-2021年,我國中獸藥產量及需求量整體上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走勢,2021年我國中獸藥產量達到26.54萬噸,同比增長6.71%;需求量達到25.8萬噸,同比增長6.61%。2021年中國新注冊的獸藥產品生物制品類50個(包括疫苗產品、診斷試劑和血清抗體),化學藥品12個,中獸藥類13個。其中化學藥品依舊以治療和預防豬的疾病為主,而中獸藥產品以治療和預防雞病為主。我國傳統的中醫中藥已逐步受到廣大獸藥生產企業和畜禽養殖者的重視,中獸藥的生產和使用比例逐年擴大。許多大型畜禽養殖企業、中小型養殖場(戶)的中獸藥使用也日益廣泛,中獸藥更是成為獸藥生產企業研制和開發的首選項目。國內中獸藥行業需求預計將持續增長,其增長驅動力主要來自于規模養殖戶占比提升帶來中獸藥滲透率的大幅提升等,2021年中獸藥行業市場規模為61.26億元。2021年我國中獸藥行業規模為61.26億元,其中散劑市場規模占比為42%;注射液市場規模占比為11%;口服液市場規模占比為28%;顆粒劑市場規模占比為17%。根據國內養殖業發展現狀,提出發展綠色健康養殖,確保動物食品的安全性,以滿足國內外市場對畜禽產品的質量標準,實現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需改變過去那種只追求數量,不講究質量的舊觀念,走科學綠色養殖之路,確保肉、蛋、奶等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綠色養殖在當今的市場中給養殖業帶來了極大地發展機遇和挑戰。三鹿奶粉事件后,國際國內市場不但加強了對動物食品中藥殘的檢測,而且從人類健康的需要出發,嚴格控制了在動物飼養中藥物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政府有關部門為保護食品的安全性,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發布《動物防疫法》,實施“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和加強畜禽宰屠檢疫監督力度等。總之,養殖業生產者不僅要提高自身飼養水平,更要對其生產的動物食品安全負責,否則其產品將被禁止進入市場。畜禽產品如果不被市場認可就只能遭遇淘汰,這關系到養殖戶的切身利益。諾達藥業中藥產品“丙冬甘寧”正是在這種需求下產生的,它不僅可以修復肝細胞,而且可以提高機體的代謝功能,把有毒的物質及時排出體外,減少了藥物的殘留,為綠色食品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途徑。隨著制藥技術的大力發展,藥物制劑的研發推動著中獸藥行業的向現代化方向進步,獸藥的中西結合也將越來越普遍,新版獸藥GMP實施將會推動中獸藥行業規范化發展,加速市場整合。